哲学思想
李先富
武汉研究院,湖北 武汉430019
【摘要】武汉中德心理研究院把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心理工作指导原则,对心理结构理论进行创新,把心理工作、思想工作、现实工作视为日常工作的三个不同方面,为政工干部开展心理工作奠定了基础。从心理工作的角度探索和实践辩证唯物主义,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佳视角。
PHILOSOPHICAL PROBLEMS I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LI Xian-fu
The C&D Psych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Wuhan,430019,China
【Abstract】
The C&D Psychology Institute of Wuhan regard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s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their psychological work. They innovate around the theory of mental structure and consider their psychological, ideological, and practical work as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ir routine work, which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political works. Exploring and practicing 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from the angle of psychological work is the best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s doctrine in twenty-first Century.
【关键词】心理结构 心理工作 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属性的二重性 社会工作 马克思主义
【key words】
Mental structure;Psychological work;Practical work;Dialectical Materialism; The duality of material attribution; Social work; Marxism
心理工作作为一门谈话的技术逐步走进国人视界,成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部分。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表现尤为强烈。作为心理工作的理论和技术,除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认知三大流派之外,各种新的学说不断丛生。宗教、国学、迷信、巫术……,无不以干预人的精神世界为己任,各自表答着自己的热忱。在繁荣昌盛的景象中,有的强调活在当下、有的呼吁放下自己、有的呢喃今世来生……,反正都是正能量。面对这众说纷纭的世界,有没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心理工作的指导原则呢?武汉中德心理研究院在长期心理工作实践中认识到,心理工作的指导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
一、精神的本原
精神的本原在于物质属性的二重性,其本质是物质间的信息流动。物质的属性既是作为客体的物质提供给它物质解读、表征着自身存在的特性,也是作为主体的物质影响或反映它物质存在的精神特性。物质属性的普遍性,注定了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这也是世界一元论和可认识论的理论基础。
从一元论的观点出发,强调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了然没有意义。精神现象只是物质世界的一种特殊表现,不配成为和物质相对的哲学对子。只要相信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无论他自称唯物主义者拟或唯心主义拥趸,其实都是一个意思。真正的唯心主义是否定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宣扬不可知论,鼓吹神秘主义,本质是否认物质属性的普遍性。从这一点来说,“唯心主义”是一种精神疾病。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不等于人的认识都是正确的。人的大脑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从结构图像到心理图像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从现实到想象、象征,遵循着拓扑学的变化规则。这种变化是人类精神世界多样化的源泉,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基础。
二、主观与客观
物质属性的二重性将唯物主义存在论与认识论很好地统一在一起。以反映论为基础的认识论背后存在一个标准问题,这就是符合论。帮助人有两个方向:一是让客观世界满足人的主观需求;二是帮助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趋于一致,坦然地面对现实生活。前者是现实工作,后者就是心理工作。符合论确定了心理健康评估标准和心理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心理问题是主观方面的问题,是人的主观世界脱离了客观实际导致的内心不适和外部冲突;心理工作的目标是帮助当事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实际趋于一致,更好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这就是“以客观世界为中心的心理咨询理论”的核心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主观与客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恰如一条莫比乌斯带(图1),只有在特定的情景中我们才能分辨出正面和反面、主观和客观。在心理工作中,需要把握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当事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心理工作者而言就是客观世界;心理工作者的主观世界与当事人的客观世界趋于一致,就是共情;所谓移情与反移情,就是当事人或心理工作者的主观反应脱离了此情此景。这也衍生出道德方面的话题:凭什么你就代表正能量,你的主观世界就比别人高级呢?心理工作中,心理工作者要象尊重客观世界一样尊重当事人的主观世界,保持价值中立。
三、心理结构
心理结构理论发端于弗洛伊德创建的精神分析,潜意识是建立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要明确潜意识在精神活动中的位置,就需要一个结构定位。这就导致了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为基础的心理结构理论的降世。践行经年,弗氏也许注意到了外部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血肉相联,无法割舍,故而又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理论。
2013年,武汉中德心理研究院在社会公益活动中,把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心理工作指导原则,撰写了《简明心理工作原理》。在这个向社会大量印发的小册子中,笔者参照心理结构理论解释心理工作、思想工作、现实工作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不同层面的问题开展的工作相对应:潜意识-心理工作、意识-思想工作、客观世界-现实工作。心理问题是意识外的问题,属于疾病的范畴;思想问题是意识层面的问题,当事人应对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现实问题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需要客观对待。
很快,中德同仁提出了新的问题: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客观世界未必都需要经过意识这扇大门才能进入潜意识层面。站在意识的角度看,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都是客观世界。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解决起来也非常迅速,我们让这个金字塔样的结构上下串通、首尾相连,将潜意识、意识、客观世界画成三叶草样的图案(图2)。结果使人惊讶,这个图案和拉康的三界图非常相似,似乎可以从中感受到拉康和弗洛伊德之间的脉络关系。当然,此三界非彼三界。从形而上学的角度看出去,我们的大脑何曾接触过一丝阳光,现实界是永远不可企及的彼岸。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来,人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对外开放的自组织耗散结构体系,心理发展是现实、心理、意识相互影响的结果,这也阐释了心理工作何以帮助到别人。
近些年来,笔者注意到许多咨询师在工作中变得自私和狭隘,一些以心理咨询之名装神弄鬼者自不必说,这是怎么回事呢?按照经典理论,心理工作帮助当事人在超我允许的范围尽可能大地满足个人欲望,这和“只要法律没有限定的都是可为的”几近一个口径。抛弃了道德情操,岂不动物凶猛。按照耗散结构理论,人只有满腔热忱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融入到人类历史中去,才能更好地体现人生的意义。
四、呈现与澄清
把物质决定论和历史决定论沿用到心理工作,就是潜意识决定论。2006年,笔者将人的精神世界中未意识到的部分笼统地称为“意识下的信息流动”,心理工作的本质就是帮助当事人将意识下的东西纳入到意识层面上来,或曰呈现。这样来看,心理咨询和其它科学一样,都是对未知世界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不同之处是一个指向内心世界,一个指向外部世界。人类只有认识自己和环境,才能改变自己和世界。离开了人的意识,简单强调潜意识决定论和物质决定论,必定导致宿命论的观点,心理工作就无从开展。
作为呈现的技术,帮助当事人完整、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环境,是心理咨询的核心技术。客观和节制是心理工作的要旨,粉饰或诋毁均不能自诩为正能量,选择性呈现、超越当事人意识能力的分析或暴露都是有害的。心理工作中,心理工作者要时刻警醒自己:哪是当事人的主观世界,哪是自己的主观世界,哪是客观实际。厘清心理工作中的这三重关系,坚持以客观世界为中心的基本原则,是心理工作者应持有的基本态度和技能。
内省能力和现实检验能力是人的意识活动最基本的能力,也就是认识自己、认识环境的能力,或称自我功能。提升人的自我功能是心理工作另一重要目的,心理工作适合所有人。澄清的力量来自当事人自己,而不是其它外在力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和攻心术、读心术一样,都心理工作切忌的俗弊。相信和依靠当事人能够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和改变,就是“积极关注”。
五、心理工作的指导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
本文从物质属性的普遍性和二重性出发,强调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也是世界可以认识的基础。从反映论的角度看,符合论是评估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指导心理工作的方向。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对外开放的自组织耗散结构体系,这是心理工作动力学基础。始终相信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明晰哪是客观事实,哪是主观想象,努力寻找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当事人获得身心一致的高尚体验,坦然面对现实问题和困难,满腔热忱地投入到生活中去,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对心理工作的指导原则。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政工干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心理工作不应该卷入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企图脱离政工干部另建心理工作体系。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广大政工干部具备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知识,把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心理工作实践,使心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简单明了,大家一学就会。把辨证唯物主义作为心理工作指导原则,为心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为政工干部开展心理工作铺平了道路。心理工作和思想工作、现实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近年来社会工作迅速发展,社工理论繁多且复杂,似乎所有心理工作的理论或思潮都可以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武汉中德心理研究院在社会实践中注意到,一切积极有效的心理工作理论和方法都可以被辩证唯物主义整合,离开了辩证唯物主义,就没法理解从阶级斗争到和谐社会的历程,也无法解释党的领导力量。价值中立、积极关注,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党的群众路线和人本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心理工作中去,就是精神分析。把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社会工作的指导原则,社会工作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网络信息交流技术的进步,人类精神世界处于文化高度发展阶段,这带来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贩卖口水、争抢话筒、用屁股发声……。思想的自由不等于思想的混乱,思想是有规则的,没有规则的思想就是胡思乱想。辩证唯物主义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信仰,具有活的生命力,是人类先进思想的结晶。一个人是否成为先进代表,不在于其身份或地位,而在于他是否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看待各种信息,我们就可以识别哪是在传播思想,哪是发泄情绪,哪是别有用心。习****主席号召创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我们认为,心理工作是研究、探索、实践、发展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最佳入口。
参考文献
1 李先富.精神的本原与发展.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12)
2 潘娜,汪少萍等. 适时动态心理健康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分析.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21(6)
3 李先富 简明心理工作原理.武汉中德心理研究院,2014
4 赵巧娥、祝平燕.大爱无形上善诺水.社会与公益,2015,01
5 李先富 从阶级斗争到和谐社会.全国政工论文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5
6 王继军、胡玉冰等.部队心理健康管理探索.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16.2
7 胡玉冰 用指数谈话法谈心.政治指导员杂志.2016.3